【海堤精神征文】海堤精神

时间:2019-04-27 14:23:59 作者: 字数:7251字

  导语:60年来,“海堤精神”已经融入到厦门的城市精神中,成为推动厦门发展的强大动力。小编收集关于海堤精神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海堤精神

  上世纪50年代,“万人大军”移山填海建造厦门海堤的豪迈场景还让不少老厦门人历历在目,并切身感受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特区发生的巨大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初,曾有一位厦门一中毕业的林学钦,他说去上陈嘉庚先生创办的“私立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是从“浮屿”汽车站,搭乘一辆破旧不堪的木壳大客车,到高崎渡口,再转乘小舢舨过渡到集美的。他总幻想(“期望”在当时是“幻想”层面的企求):厦—集之间,要能有一条便捷陆上通道,多好!

…… 此处隐藏1116字 ……

  (高集海堤开口改造项目负责人 陈立新):炸药顺着这个竹筒下去,就被这个竹筒保护起来了嘛,保护起来,到了最底下的时候再来开炸,这样子的话,就能够保证,一个是成孔,另外一个炸药能够到最底下,进行有效的开炸。能够通过这种科学创新,通过想各种办法,采取新的一些工艺来达到目的,作为我们新的建设者,我们也是受他们一些启发。

  当年,海堤的建成,改变了厦门的孤岛格局,为连通岛内外、促进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厦门大桥等新的、更现代化的跨岛通道的开辟,海堤原来的交通功能渐渐弱化。为了进一步修复厦门海洋生态环境,包括高集海堤在内的海堤开口改造/进入全面实施。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堤时代”,已经与市民挥手告别,然而,“移山填海、拼搏奉献、科学创新、自强不息”的海堤精神,却已经渗透进了厦门这片土地上。

  现在虽然说条件变好了,但是实际上做人做事的要求还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们敬业的精神,团结互助,勇于奉献的精神还是需要的。

  第三篇:海堤精神

  昨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六年级"寻海堤精神,共筑中国梦"的文化遗产保护演讲,至此演讲是由我们校长的老师——林振其老师来为我们演讲。

  使我们了解到了高集海堤:

  高集海堤,位于厦门高崎与集美之间,海堤全长2212米,1953年动工,1955年10月建成。1955年由于历史因素厦门湾的西部建起了高崎—集美、集美—杏林海堤,两座海堤总长约5公里。铁路、公路过堤跨海通省内各地,为厦门岛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因素。上世纪90年代随着厦门各座跨海大桥陆续建成通车、海堤作用减小,又扮演着隔断东西海域阻碍海水流动的角色,为此厦门海域环境逐渐下降态势。为改善厦门海域海水水质、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厦门市政府于2010年启动拆堤建桥工程,集美—杏林海堤被拆除改为桥梁取代、2012年建成通车,集杏海堤不复存在。2011年高崎—集美海堤拆除工程启动、预计2014年大桥建成通车。厦门岛通过几座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与大陆相连,海堤碎退出历史舞台,但海堤纪念馆会建立。

  但是海堤那种“爱国爱乡、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移山填海、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海堤精神会由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