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嫔妃、子嗣都相当多,前朝后宫夺嫡争宠之事也不可避免。谁才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希望对你有用!
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嫔妃、子嗣都相当多,前朝后宫夺嫡争宠之事也不可避免。而且,康熙皇帝也是重情重义之人,那么在康熙皇帝心中谁才是心头挚爱?
根据正史记载康熙帝最喜欢的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由以下几点原因即可看出。
第一:孝诚仁皇后去世,康熙帝必每日早朝结束,亲穿孝服为孝诚仁皇后守灵。而待到孝诚仁皇后奉安景陵时。康熙帝必每日朝政结束,亲穿孝服亲往祭奠直至下葬结束。对于当时交通不便,天下大事系于一人的康熙帝而言这并非易事。能享康熙帝如此“礼遇”的后宫众多佳丽中也惟有孝诚仁皇后仅此一人。
第二:根据记载,康熙帝在孝诚仁皇后去世后郁郁寡欢,一年之内没有召见后宫嫔妃宠幸,而是独处于养心殿,这对于一个正处盛年有很大生理需求的人来说很不容易,尤其是帝王而言。而然就在康熙另一个宠妃去世,此时康熙帝并没有如此“禁欲”。仅几天就开始继续召见后宫嫔妃宠幸。
…… 此处隐藏1512字 ……
玄烨称赞赫舍里氏“佐朕治理,惟敬惟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仪型允备,淑德著闻。”“樛葛之庇,弥见其幽闲,簪珥之言,尝发于恳挚,毗予不逮,得尔为多。” 表明赫舍里氏虽然是中宫皇后,但较有自知之明,不务矜夸,谦逊、节俭,而后一点,既为当时清朝不是很充裕的经济状况所要求,也正是孝庄及玄烨本人大力提倡,躬亲实践的。赫舍里氏不仅很合太皇太后和皇帝的心意,是玄烨的贤内助,看来还颇有人缘,赢得举朝上下一致好评。能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温柔贤淑,具有大家闺秀风范的少女作为自己的皇后,玄烨是很满意的。他深深地感激祖母为自己的选择,钦佩祖母的眼光。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年龄的增长,他与皇后之间的感情,也在逐步加深。
康熙八年(1669年)十二月底,赫舍里氏生下一个男孩,这是玄烨的嫡长子。玄烨为新生的婴儿取名承祜,顾名思义,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承受上苍护佑,健康地长大成人。嫡长子的诞生,巩固了赫舍里氏的中宫地位,她为大清王朝后继有人、延续世系做出贡献,并由此进一步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欢心,与夫君的关系也更为亲密。
小承祜聪颖乖巧,活泼可爱,被玄烨视做掌上明珠。可是,这位娇儿却未能像其皇父所企盼的那样,得到神明的眷佑,仅两岁半就病亡了。康熙十一年二月初六,正在赤城汤泉陪伴祖母的玄烨惊闻这一噩耗,多日郁闷难解,随扈大臣看到他情绪低沉,反复劝请他节哀。玄烨是一比较理智,自控能力较强的人。在承祜之前,已有几个皇子公主先后患病幼殇,但他都不曾受到这样大的震动。这除去因承祜是他唯一嫡子,表明他头脑中封建正统思想浓厚外,其中还有赫舍里氏的因素。玄烨与皇后感情笃深,对这一稚子的离去也就倍感痛惜。
承祜之死对赫舍里氏的打击更为沉重,因为这是她唯一的亲生骨肉。很可能从这时起,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渐渐变得孱弱、多病。
康熙十一年(1672年)秋末冬初,正使季节转换、旧症易发之际。玄烨陪同祖母自遵化汤泉返京途中,突然接到中宫有恙的奏报。十月初二日,听过从京城赶来的太医院官武超众讲述皇后病情,他立即详细询问治疗方案;同时又叮嘱武超众,因太皇太后的病刚刚痊愈,“尔等勿得妄行奏闻,恐致太皇太后忧虑。”然而,武超众看到皇上极为不安的神情,又虑及太皇太后一向疼爱皇后,深怕万一皇后出事,事前未得奏报,罪不敢当,所以没有从命,随后就奏告了太皇太后。玄烨得知,并没有责怪武超众,反以“不解朕意”为之开脱,表现出他既不愿让祖母担忧,又觉得皇后之病事大,祖母理应得闻的矛盾心态。这一点在下述事实中显得更为突出。
果然,孝庄听说皇后生病,立即催促玄烨说:“我已痊愈,中宫有恙,可速往视之。”玄烨没有遵命,对祖母解释道:“中宫虽病,自有定数,臣去亦无益。况臣特奉太皇太后来此,必须同往。”两天后,京城传来皇后病剧的消息,孝庄以命令的口吻告诉爱孙:“尔欲奉我同行固是,但中宫病剧,可速往省视,若病势痊可,不妨再来相迎。”她很理解玄烨不愿因此偏离孝道的苦衷,又和缓地补充道:“况尔奉我同行,固为孝思,遵命前往,亦孝道也。”玄烨这才以“不敢违太皇太后慈旨”为由,决定遵旨前去,并对随扈学士傅达礼交待道:“朕……即刻起行,一省皇后,仍即来迎。” 十月初四下午申时,天色已经转暗,玄烨起驾速行,归心似箭,初五日凌晨寅时,终于迈进皇后的寝宫。玄烨的突然到来,带给赫舍里氏莫大喜悦,这是世间医治疾病最宝贵的灵丹妙药。
与夫君分别月余后重逢的欢欣,驱除了赫舍里氏缠身的病魔,同玄烨聚首之始,她的身体即开始好转,这表明她对玄烨十分眷恋,在精神、情感上都非常需要玄烨的慰藉;同时也说明玄烨很善于体贴皇后,只要在她身边,就尽可能地给予充分的爱抚。玄烨陪伴赫舍里氏度过整整一天,当他见到皇后的身体、精神都大有起色,便于初六日寅时起程往迎祖母。几个时辰后,祖孙在京畿东部三河县相遇,玄烨“启奏皇后病痊,”孝庄也为之感到欣慰。两天后,他们平安返抵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