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探索:谈谈学生“正义感”的有效培养

时间:2021-07-30 00:13:04 作者: 字数:4752字

 什么是“正义感”?就是指追求正义、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正义感是人的一种高级道德情感,形成强大的社会正义感氛围,不仅有利于个人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获得更多的道德自由,而且有利于团结他人、维护正义原则、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正如文天祥的《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好、向上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维系人类文明臻于完善的无形力量。没有正气的社会,肯定是一个落后愚昧、黑白颠倒、善恶不分、歹人横行的世界;没有正气的社会,人们会把诬陷当作本能,把作恶当成骄傲,把背叛当成习惯、把无耻当作光荣;没有正气的社会,伪娘丛生、小三遍地、雌雄不分、阴柔为美,男子汉的雄健变成粗鲁,社会变得阴风习习、道德伦理滑坡,人类文明倒退。所以说,正气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必需品。只有弘扬正气,才能让真理的阳光照亮人类前进的方向。
 
经济在发展,精神文明也要与时俱进。今天,我们面临着文明危机,国人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因为诸多见死不救、颠倒黑白、善恶不分的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人类社会变得自私自利、不敢见义勇为,对丑恶陋事习以为常、不敢声张。让坏人得逞,让好人心寒的事件还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正气的流动,这并不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正常状态。
 
因此,弘扬社会正气,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气是一种积极精神,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正气需要营造,也需要培养。只有培养千千万万的充满正气的青少年,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雄健之风才得以吹遍神州大地。培养有正义感的学生,需要学校从多方面去努力。

…… 此处隐藏0字 ……

 
首先,要积极营造有正义感的校园育人氛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倡导正义感,积极弘扬正气,教会学生不与丑恶为伍,行止端庄、光明磊落。一方面,要及时肯定有正义感的行为,对于学生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弱自强、打抱不平的正义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而对于那些自私自利、假公济私、两面三刀、奸滑狡诈的消极行为,要进行批评和揭露,表明教育者的观点和立场,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弘扬正气,积极向善”的氛围,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不与丑恶为伍。
 
其次,要结合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开展正义教育。德育教育要立足课堂、面向社会、贴近生活。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特别是关于“正义”内容,要通过事实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得到真实而深刻的体会,而不是空洞无物、浅尝辄止的说教。例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就有很多关于好人好事、扬善匡正的新闻报道,教师可以把它作为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说教,拉近德育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会正义的力量,体会“人间处处正气在”,让正义的种子植根于学生的心田。
 
第三,要通过开展辩论会提高学生正义思辨力。道德可以批判,更可以辩论,真理只会越辩越明。通过辩论,可以纠正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德育教师,要善于发挖社会热点素材,有条件地组织主题辩论会。例如,围绕“见到街上有人打架,你是否会劝架?”、“见到老人倒地,你会去扶吗?”等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了解学生面对这些道德问题时,会作出怎样的判断。通过辨论会,学生明确了要学会在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别人摆脱困境,维护社会公义。而在“我们是否需要追星?”的辩论会中,让学生明确了哪些明星可以追、应该追,哪些明星不必追、不能追,从而建立正确的“追星”模式,自觉脱离低级庸俗,崇尚文明生活,升华思想感情。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培养充满正气的学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只有培养学生的正义感,才真正继承中华民族的雄健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