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测试_初三语文

时间:2021-07-11 13:07:19 作者: 字数:19475字
   中考 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下面是考试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初三 语文 模拟测试,欢迎阅读参考。

  初三语文模拟测试

  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1分)
  (2)今我何功德, 。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观刈麦》)(1分)
  (3) 复习 旧知识有新发现和新知识,《论语》中阐述这一道理的名句是:“ , 。”(2分)
  (4)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
  (5)把《赤壁》默写完整。(4分)
  , 。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 )(4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B.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世上的路很多,有的像悬崖上的藤条,扭扭曲曲;有的像舞动的银蛇,蜿蜒曲折;有的像 , 。但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两条:上坡路和下坡路。走上坡路时,保持一种低头、弯腰的zī shì( ),不仅可以省力,而且人走得更kuài jié( )、更稳健。走下坡路时,只有挺直腰杆,才能维持好身体的平衡,才能走得更稳当。
  3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zī shì ( ) kuài jié ( )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
  答: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3分)
  舞动 曲折 平衡 稳当
  答:
  按要求完成第6-8题。
  2010年,广州市将主办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将会成为其中的亮点。据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古石阳透露,广州市委市政府从政策、资金和人力上充分保障亚运会志愿服务事业,已成立亚运会志愿者项目前期筹备小组,主要由亚组委人力资源部和团广州市委的领导负责,充分利用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 经验 和优势。假设你是第16届亚运会特邀小记者,你将参与以下活动。
  6.给你一个机会去采访广州市政府市长,你将怎样采访?(3分)
  7.为我们所有参与本次志愿者行动的共青团员们设计一条富有号召力的服务口号。(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8.请你来主编一期亚运小报,你的报名是什么,你将设置哪些小栏目(不少于3个)。(2分)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1题。
  (一)(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陋室并不简陋。从文中的“ ”中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清幽,从“ ”中可以看出往来人物不俗;从“ ”中可以看出主人生 活情趣高雅。(3分)
  11.结合对本文的理解,说说作者刘禹锡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操对于我们当代的中学生有什么借鉴意义?(3分)
  (二)(11分)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我所不能了解的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包德莆的《苦海余生》英文原本中有一段他在台湾的经验:他看见一辆车子把小孩子撞伤了,一脸的血。过路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受伤的小孩子,或谴责肇事的人。我在美国读到这一段,曾经很肯定的对朋友说:不可能!中国人以人情味自诩,这种情况简直不可能!
  回来一年了,我瞪大眼睛,发觉包德莆所描述的不只可能,根本就是每天都在发生,随地可见的生活常态。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
  我看见摊贩占据着你家的骑楼,在那儿烧火洗锅,使走廊垢上一层厚厚的油污,腐臭的菜叶塞在墙角。半夜里,吃客喝酒猜拳作乐,吵得鸡犬不宁。
  你为什么不生气?你为什么不跟他说“滚蛋”!
  哎呀!不敢呀!这些摊贩都是流氓,会动刀子的。
  那么为什么不找警察呢?
  警察跟摊贩相熟,报了也没有用;到时候曝了光,那才真招祸上门了。
  所以呢!
  所以忍呀!反正中国人讲忍耐!你耸耸肩,摇摇头!
  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国家里,人是有权生气的。受折磨的你首先应该双手叉腰,很愤怒地对摊贩说:“请你滚蛋!”他们不走,就请警察来。若发觉警察与小贩有勾结……那更严重。这一团怒火应该往上烧,烧到警察肃清纪律为止。可是你为什么都不做;畏缩地把门窗关起来,耸耸肩,摇摇头!
  我看见成百的人到淡水河畔去欣赏落日、去钓鱼。我也看见淡水河畔的住家把整笼整笼的恶臭的垃圾往河里倒;厕所的排泄管直接通到河底。河水一涨,污秽气直逼到呼吸里来。
  爱河的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对那个丢汽水瓶的少年郎大声说:“你敢丢,我就把你也丢进去?”你静静坐在那儿钓鱼(那已经布满癌细胞的鱼),想着今晚的鱼汤,假装没看见那个几百年都化解不了的汽水瓶。你为什么不丢掉鱼竿,站起来,告诉他,你很生气?
  我看见计程车穿来插去,最后停在右转线上,却没有右转的意思。一整列想右转的车子就停滞下来,造成大阻塞,你坐在方向盘前,叹口气,觉得无奈。
  你为什么不生气?
  哦!跟计程车可理论不得!报上说,司机都带着扁钻的。
  问题不在于他带不带扁钻。问题在于你们这20个受他阻碍的人没有推开车门,很果断地让他知道你们不齿他的行为,你们很愤怒!
  经过郊区,我闻到刺鼻的 化学 品的味道。走进海滩,看见工厂的废料大股大股地流进海里,把海水染成一种奇异的颜色。湾里的小商人焚烧电缆,使湾里生出许多缺少脑子的婴儿。我们的下一代------眼睛明亮、嗓音稚嫩、脸颊透红的下一代,将在化学废料中学游泳,他们的血管里将流着我们连名字都说不出的毒素------
  你又为什么不生气呢?难道一定要等到你自己的手背也温柔地捧着一个无脑婴儿,你再无言地对天哭泣?
  (节选自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12.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一谈“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这句话的意思?(4分)
  13.第2段提到自己读包德莆的《苦海余生》后跟朋友的谈话,对于全文有何作用?(3分)
  14.作者一次次地诘问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读过全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想要批评哪些不良风气?请结合实谈谈:要扭转这些不良风气,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4 分)
  (三)(15分)
  1976年初秋的一天上午,我正在河北博野县张岳村第十生产队干活儿,我的乡村好友素英在地头对我高喊着:“铁凝,你看看谁来啦!”我向地头望去,见一个身穿红黑方格罩衣的小女孩站在素英身边正对我笑,是我妹妹。这个 小学 五年级 女生,就这么突然地、让人毫无准备地独自乘一百多华里长途汽车,从我们的城市来村里看我了。妹妹还告诉我,她身上的挎包里都是带给我的好吃的,她要看着我吃好吃的,然后和我玩一天——她说她就是来和我玩儿的。
  我和妹妹已经半年多没见面了。
  现在妹妹来了。目的单纯而又明确——和我玩一天。可是我正在干活儿啊,我的农药还没喷完呢。我怎么能在这广阔天地里,在这大忙季节和妹妹“玩”一天呢。那时的我们,本能地提防这个“玩”字。社员们却围拢过来了,这群善良而又乐观的人,在那个禁玩的年代,他们是依然懂得人情世故、家长里短的人。他们要我放下喷雾器领我妹妹回知青点,他们说,这老大一片地,不缺你这一半个劳动力。谁知他们越是劝我,我越是不肯离开,仿佛在逞能,又好像要利用我妹妹到来这件事接受考验:看看我的大公无私吧,看看我革命的彻底性吧,看看我铁心务农的一片赤胆忠心吧……我把妹妹扔在地头,毅然决然地在棉花地里干到中午收工。
  当我领着妹妹回到村里的知青点时,她已经有些不高兴了,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为什么你不跟我玩儿呢?我只是反复对她说,我太忙了。在知青点食堂吃过午饭,我们刚回到宿舍就下雨了,妹妹期待地说,下雨了你们就不出工了吧。我说是的,不过我们一向利用下雨的时间开会。妹妹气急败坏地说,我来了你还开会啊!我训导她说这是在村里不是在家里,你应该懂事。妹妹悲哀地说早知道这样我才不来看你呢。
  下午,我们十几个知青集中起来开始在食堂里开会,我心乱如麻。我多么希望这会快点结束,好让我有空陪陪我妹妹,可乡村里的会议都是漫长而缺少实效的。会开了近两个小时,又有人开始读报。这时我发现妹妹站在门口。她挑衅似地冲着我们全体、也冲着我说,要我陪她出去玩儿。她这种不管不顾的 态度 使我有点下不来台,我跑到门口把她领出门去,我说开不完会我就不能和你玩。妹妹说你开完会就再也看不见我了!我并不重视她的气话,只一心想着怎样保护自己在众知青中的形象,让大家看看我并不是一个因家人来探亲就不顾集体的人啊。于是我坐得更加安稳,甚至当主持者宣布散会时,我还故意要求再读一段报纸。
  会终于散了,我回到宿舍发现妹妹不见了。这时我才真的害怕起来:天下着雨,她能到哪儿去呢?我披上雨衣就跑出门外,同院知青也随后帮我去寻人。
  我们找遍村子又找出村子,最后在旷野上,我看见一个朦胧的小红点在跳动,那就是我的妹妹,她正向县城的方向跑着。我大声叫着妹妹,她在雨中跑得更快了。当我就要追上她时,她又钻进了一片玉米地。我也钻了进去,一边拨开茂密而又刺人的玉米叶,一边央求她跟我回村,并答应从现在开始就和她玩儿。她的头发和衣服都被雨淋湿了,却头也不回地跑着。我追赶着妹妹,玉米叶划破了我的手脸,我想它们也正刺伤着妹妹的皮肤。我哭起来,妹妹就在这时停住了脚,是我的眼泪使她妥协了。我把雨衣披在她身上,拉着她出了玉米地。我的知青战友们也赶到了,素英听说我丢了妹妹也骑车从家里赶了来。她不由分说把我妹妹放在车大梁上带着她就走,她说她回家要给我妹妹烙白面饼煎腊肉。
  这晚妹妹在素英家领受了贵宾的礼遇:素英一家将她围在炕上,给她说笑话解闷儿,她喝了姜糖水祛寒,吃了平时农家很少动用的白面烙饼卷腊肉。不幸的是吃喝完毕她便发起高烧说开了胡话,万幸的是素英急中生智从隔壁请来一位会扎针灸的老汉。这老汉上得炕来,先照着我妹妹的脑门吐了一口唾沫,然后从怀中一个脏污的布包里抽出一根粗长的大针,照着那唾沫处猛然就扎。这一切是如此地迅雷不及掩耳,让你来不及怀疑、恐惧和哭。可是奇迹发生了,妹妹渐渐安静下来、安睡过去,第二天清晨她居然退了烧,又是活蹦乱跳的一个人了。
  22年过去了,我们早巳长大成人,她也去了美国。我从来没有为那年秋天的24小时向妹妹道过“对不起”,我知道“对不起”这三个宇用在亲人身上是多么没有分量。今天是5月28日,是妹妹的生日。她从美国打来电话,我问她还记得那位乡村老汉给她扎针吗,她在电话里大笑着说:“我一直觉着他那口唾沫到今天还在我脑门上哪!”
  (节选自铁凝《22年前的24小时》)
  15.随着事件的发展,妹妹的情绪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在下面的表格里。(4分)
事件小妹探姐姐忙干活姐要开会妹受礼遇
感情    
  16.文中极力渲染“我”只一心想着怎样保护自己在众知青中的形象,请指出这样写的作用。(4分)
  17.文中划线处是一个转折点:“我哭起来,妹妹就在这时停住了脚,”请根据上下文揣摩妹妹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3分)
  18.文章结尾处写到:“她在电话里大笑着说:‘我一直觉着他那口唾沫到今天还在我脑门上哪!’”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8分)
  我雇了和我同船来的一位青年担任我的翻译。他是拉格奈格人,但在马尔多纳达住过几年,所以精通两地语言。凭借他的帮助,我可以同前来看我的那些人进行交谈,不过谈话内容只限于他们提问我回答。
  朝廷的文件在我们预算的时间内到了。那是一张传票,要求由十名骑兵把我连同我的随从押解特拉尔德拉格达布,或者叫特利尔德洛格德利布(就我记忆所及,这个字有两种读法)。我所有的随从就是那个做翻译的命苦的小伙子,还是经我劝说才答应帮我忙的。在我的请求下,我们俩一人弄到了一头骡子骑。一位信使早我们半天先出发了,他去报告国王我就要到了,请陛下规定一个日子和时辰,看看他什么时候高兴见我,好让我有幸去“舔他脚凳子跟前的尘土”。这是这个国家朝廷的规矩,不过我发现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因为我到达后两天被引见的时候,他们命令我趴在地上朝前爬,一边爬一边舔地板;但因为我是个外国人,他们倒注意事先将地板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样尘土的味道倒还不是很讨厌。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恩典,只有最高级的官员要求入宫时才能得到。不仅这样,要是被召见的人碰巧有几个有权有势的仇敌在朝,有时地板上还故意撒上尘土。我就看到过一位大臣满嘴尘土,等他爬到御座前规定的地点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那些被召见的人如果当着国王陛下的面吐痰或抹嘴,就会被处以死刑。另外还有一种风俗,说实话我也不能完全赞同:如果国王想用一种温和宽大的方法来处死一位贵族,他就下令在地板上撒上一种褐色的毒粉,舔到嘴里,二十四小时后毒发身亡。但是说句公道话,这位君王还是非常仁慈的,对巨子的性命相当爱护(这一点上,我很希望欧洲的君王都能向他学习)。为了他的荣誉,我一定要说一下:每次以这种方法将人处死后,他都严令叫人将地板上有毒粉的地方洗刷干净,侍从们要是大意了,就会因惹恼了国王而受刑、我曾亲耳听他下令要把他的一个侍从鞭打一顿,因为有一次执行完刑法,轮到他去叫人洗刷地板,他却故意不通知;这一玩忽职守,一位前途无量的贵族青年就在一次被召入宫时不幸中毒身亡了,而国王那时倒并没有打算要他的命。不过这位好君王非常宽厚,饶了那个可怜的侍从一顿鞭子,只要他保证,以后没有特别的命令,不许再干这样的事。
  19.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曾经漂流到好些不同的国家,以上文段是他在哪个国家的见闻和感受?请你把他到这个国家前后所发生的故事简要概括出来。(4分)
  20.所选文段充分地突出了作者怎样的写作艺术风格?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 作文 (50分)
  21.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勇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题目: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宋张融尝乞假还,帝问所居。答曰:“臣陆居非屋,舟居非水。”上未解,问张绪。绪曰:“融近东山,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上岸,住在其间。”上大笑。太祖尝面许融为司徒长史,敕①竟不出。融乘一马甚瘦,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融曰:“日给一石。”帝曰:“何瘦如此?”融曰“臣许而不与。”明日,即除②司徒长史。融与谢宝积俱谒太祖,融于御前放气。宝积起谢曰:“臣兄触忤宸扆③。”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上曰:“何不与贤弟同食?”融曰:“臣不能与谢气之口同盘。”上大笑。
  (选自《太平广记·张融》)
  [注解]①敕:皇帝的诏令。 ②除:授予官职。 ③宸扆:皇帝居住的圣殿。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宋张融尝乞假还( ) (2)上未解( )
  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上 笑 而 不 问 须 臾 食 至 融 排 宝 积 不 与 同 食。
  3 文中的张融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你喜欢这种类型的人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答:
  4.在我们的课文中,也学过类似张融这样有急智辨才的人,请你举出一个,并简要列出他的一个事例。(3分)
  答: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 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 .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