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风雪

时间:2022-10-08 23:38:31 作者: 字数:11691字

  《夜话风雪》文章取材,顺手拈来,评古论今,意趣横生,读来如坐春风。

  一

  近新年只有月余,少年时却最盼新年。原因有二,一自是有新衣可穿,二却是彼时逢年必雪。

  不爱晴日不喜雨,不慕苍穹高如蓝。唯盼一场鹅毛大雪,夜里顶风冒雪独行,清晨冒雪顶风撒欢。因此最欢喜的就是除夕夜的漫天风雪,当此时心中只有一首理应与此情此景毫无关联的诗。但无论彼时此时,过去现在,风雪之中当先涌上心头的,永远是这句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初识此诗应是在很小的时候,还是念“鹅鹅鹅”的年纪,当时有两首较“春眠不觉晓”尚复杂一些的诗,是记忆里最为深刻,一为此,一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风雪一烟柳,恰是相得益彰。

  此生最慕霍嫖姚。相信封狼居胥也是自汉以后,无数文士武人的毕生心愿,凡开疆拓土欲成功业者必以冠军侯为念,而卢纶此诗,又如何不是在叙霍嫖姚这一场旷古烁今的追击。少年最喜欢的便是此类英雄,自然也是忽略掉一切艰苦,爱上这一场大雪满弓刀的夜景。每逢新年大雪,便独独一人出外冒雪而行,时时恨不得掣弓持箭,抽刀出鞘,任这漫天大雪洒满精亮刀身紧绷弓弦,在风雪之中幻想着一刀挥出,划破时空,将单于斩于马下。清晨,一切被白雪覆盖。独留身后名。

  童年的幻想与喜爱,总是简单炽烈。

  二

…… 此处隐藏2540字 ……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只此颈联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凡天下读书人,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这百无一用四字,道破了从古至今书生的伪装,撕下了读书人的遮羞布,把现实的肮脏与内心的愤懑一股脑全都倾倒在书生二字上。何其痛快!何其憋屈!

  既说风雪,似诗中有贫寒之意者不独黄诗,刘长卿便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又似不忍别母之意,意不独黄诗所有,白居易也曾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皆是上上之作,却独爱黄诗,实在是最后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令人无法忘怀。大凡天下北漂、南漂之士,若于风雪之夜,却要拜别老母离家谋生,却不能于家侍奉,举目四顾无亲人,心中怎能不升起这股愧疚、悲伤、忧愤、不忍、不舍之情呢?

  黄景仁之诗,实应数清代第一。即百无一用之句,放入唐诗三百首亦不逊于大小李杜。

  惜哉黄景仁,惜哉《别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