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文化的总体认识_复习方法

时间:2021-07-20 18:12:55 作者: 字数:13505字

  文化,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可见,从其最初涵义上看,就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谈谈对中国文化总体的认识,欢迎大家参阅!

  对于中国文化的总体认识

  中国文化,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化只是相对于经济、 政治 、军事等而言的。而广义的文化,则比文明还广泛,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所以文化的内容很难绝对地加以划分和界定。至于中国文化又是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化的内容,多指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汉族文化,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中国文化还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以上所说,是指一般概念的文化,自然也包括传统文化在内。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呢?

  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将农业、手工业、商业、教育等活动都归入了文化范畴,认为,凡是与自然状态、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德国学者普芬多夫曾这样定义文化概念: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按照这个定义文化即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 此处隐藏2741字 ……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证。

  扬榷百家、融会贯通是现代新儒家的一大特点。

  熊十力曾说:“学贵自得,博求往哲,观其会通”。他主张“旷览中外,去门户而尚宏通,远偏狭而求圆观。”[⑦]贺麟也说:“以自由自主的精神或理性为主体,去吸收融化、超越扬弃那外来的文化和已往的文化。尽量取精用弘、含英咀华,不仅要承受中国文化的遗产,且需承受西洋文化的遗产,使之内在化,变成自己的理性的材料。”“我根本反对被动的‘西化’,而赞成主动的‘化西’,所谓‘化西’,即是自动地自觉地吸收融化,超越扬弃西洋现在已有的文化。但须知这种‘化西’的工作,是建筑在深刻彻底了解西洋各部门文化的整套的体用之全上面。”[⑧]

  上述的两位学者的说法,说明当时儒学存在的问题是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的,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来激活它,势必只有死路一条。

  20世纪的儒学不可能继续沿用宋明儒学的思维框架或运思模式。借助西方新实在论、新黑格尔主义、康德、黑格尔的方法重新建立中哲,或兼容中西部各派哲学的观点方法,丰富儒学道德哲学、生命哲学、人生哲学,表现现代儒学的开放度。

  贺麟还说过:“儒家思想之能否复兴问题,亦即儒化西洋文化是否可能,以儒家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是否可能的问题。中国文化能否复兴的问题,亦即华化、中国化西洋文化是否可能,以民族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是否可能的问题。”[⑨]

  这些都说明了,当时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把握好自己主体性的地位,没有及时的改进、完善自己,没有吸收当时优秀文化的成果。所以导致了后来的衰退。但是在这里想要加入的一点是:从新儒家一代起,人们不断的引进西方的文化思想,这就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现在讨论的中国哲学中充斥着西方化的语言,并且很多人都以此为时尚和先进。殊不知在这个时候,它已经丢失了本土观念。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传统,包括宋明理学的传统作过多方面的批判。例如,熊十力说宋儒有两大缺点,一是“绝欲”,二是“主静”,前者“弄得人生无活气”,后者脱离实际,“减却了日常接触事物的活动力”,“这两个主张殊未能挽救典午以来积衰的社会”。熊氏又说:“宋儒之最可责者有二:一无民族思想,二无民治思想。”他对宋儒心性之学多有继承发挥,认为“宋儒倡鞭辟入里切己之学,可谓知本,惜其短于致用。”

标签云